緣起
面對無所不在(ubiquitous)網路通訊時代的來臨、高齡化與少子化等社會結構劇烈的轉變、以及地球暖化、減碳、減廢等環保議題的興起,在此高度全球化的社經環境轉變中,我國希望透過發展「智慧生活(Smart Living)」的概念,運用與整合跨領域之科學技術與人文素養,以回應上述全球社會經濟與環境發展的複雜議題。
「智慧生活」揭櫫的乃是一新知識體系及其新興相關產業鏈的形成,其願景則是在提昇整體國人生活與生存環境品質、健康水平與社會文化福利。在這個願景的趨動下,教育部顧問室於98年7月,委託國立臺灣大學吳政忠教授主持,邀集國內產學研各界專家學者,著手進行「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計畫」的先期規劃。計畫預定於100年全面推動,計畫推動辦公室已於今(99)年7月成立,並已著手布建未來計畫全面推動時所需的各項基礎。
發展新興領域當有新興思維,教育部「智慧生活P合性人才培育計畫」擬先由舉辦教師研習營,培育種子師資開始,盼能透過種子師資培訓營,將國內智慧生活教育資源與能量做初步整合,以整備我國智慧生活領域教學能量,並促進相關領域教師進行跨領域合作,催生智慧生活領域之各類專業課程。
活動目的
本培訓營的主要目的在於凝聚國內教育界與社會相關領域專家對智慧生活人才培育之精神綱領與共識,並且媒合不同專業背景之大專院校教師交流合作,促其設計與開發智慧生活跨領域創新課程,冀望這些種子教師回到各自校院系所後能夠作為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的基樁,在高等教育系統中引彿P提攜青年學子,使未來智慧生活創意人才與產業能夠在台灣遍地開花。
由於智慧生活研究的新穎性與跨領域特性,其教育的推動需從高教教師之思維革新、吸收國際發展趨勢新知與教學創新著手,故培訓營在內容設計上主要提供新興智慧生活領域的研究趨勢、概念、方法與應用等基礎知識,並且展示智慧生活之示範課程,促進智慧生活各種相關領域間之跨領域知識交流與教學創新。而培訓營中的「生活工作坊」活動,將讓教師們實地組成跨領域團隊合作進行創新智慧生活課程的設計,主辦單位後續並將協助優良課程構想團隊進一步將構想具體化為成熟之?案。因此培訓營的尾聲將遴選出三門佳作課程構想,每門構想將獲得五萬元的教案製作基金,最後再由培訓營開場課程講師評選出特選佳作,並再額外授予五萬元的教案製作基金。
培訓營時間:
2010年12月17日(五)、18日(六)
培訓營地點:
12/17 (五) 台大醫院國際會議廳401R
12/18 (六) 台灣科技大學教室/RB102國際會議廳
相關連結:http://smartliving.csie.ntust.edu.tw/registration/?q=introduction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