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原大學推行服務學習多年,服務地區遍及台灣各地偏遠部落,甚至將觸角延伸海外。當學習不再侷限於校園,「教室」更不只在學校!在台灣島上,建築系師生曾在921災區協助中鄉重建;商設系協助非營組織設計海報、網站、影片為少數族群發聲;國貿系透過新移民之子課輔認識東亞經濟;資管系在興鄉以網銷方式協助原住民販賣水蜜桃。走出海外,結合了商設、資管、心理、企管、工業及應外系同學不同專業的中原大學國際志工團,走入柬埔寨進行藝文教學與數位服務、前往北印度德蘭薩拉進行藏人資訊教學。無遠弗屆的世界地球村時代,我們想傳達的是「教室無邊界,處處都可是教室」的理念。
為鼓各系所一同與開辦相關課程,服務學習中心於99年4月28日舉辦「服務學習教師工作坊」,活動安排「我們的教室.我們的夢」紀錄片欣賞及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張梅英老師的經驗分享,完整地給予參與老師專業課程融入服務學習的方向及建議。
各個專業領域的老師總是對「教學」有不同的想像,在「?們的教室.我們的夢」這部紀錄片中,鏡頭伸進六間不同教學科目的教室,有自然、數學、天文、品格、社區文史、藝術。在「創意練習曲」故事中,澎湖縣馬公國中美術科的浩志老師,引導學生利用廢棄的寶特瓶取代馬賽克磚,拼貼出澎湖著名的地景,更帶動全校舉辦「醜舞」競賽,讓不敢舞動肢體的學生參與活動,從中看見最富創意的舞蹈及服裝設計。
短短20分鐘的紀錄片欣賞後,工業系彭淑芸老師分享「工業安全管理」課程如何用活潑的話劇表演方式呈現,而不是單向的課程教授。引伸出的議題是專業領域如何溶滲公益關懷?服務學習如何融入課程,讓學?運用所學專業面對、解決問題。影片中的一段話深深感動了在場的老師:「從教書的第一天,到教書的最後一天,老師對所教的學科一直保持熱情是很重要的…」。中原大學吳肇銘主任秘書也提到,「這群老師做了什麼?哪些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吳主秘並期許在場老師持續保持對教學的熱情,讓「教室」成為學生實現夢想的地方!
實務經驗分享是邀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張梅英老師。張老師用多元的主題方向來介紹推動服務學習的經驗,從學校社團、災後重建、響應社會關懷活動,現在更融入自身所擁有的專業知識,帶著學生一同到社區或下鄉做服務,?單只實際力行,更用心去感受,為民眾增加福祉。老師在設計課程時,必須有對教育理念的堅持,有時還要有勇氣對抗保守的傳統教學方式。張老師更鼓勵在場老師:「沒有做不到的事,只有不想做的事。我們的責任就是讓大學教育扮演關懷社會的角色,帶動大家一起塑造良性循環的環境!懂得抱持同理心,最大收穫絕對是自己,而不要只是做個冷感的高知識份子。」
2010615949_SNews100608470783632.bm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nzu 的頭像
    sanzu

    三豬窟

    san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