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張光賓老師(右二)贈送交大作品一幅,左二為林一平副校長。  
 

張光賓老師

 
  展場1F  
交通大學於5/4起至5/31在圖書館藝文空間舉辦『融古鑄新~張光賓教授書畫展』,共選錄張光賓教授早年到近期各階段的代表作共40件,包括水墨畫27件,與書法13件,同時呈現山水巨構的千巖競秀,與聯屏草書之遒勁古穆,具體展現這位『學者書畫家』融古鑄新、質任自然的襟懷。

張光賓教授去年(2010)連獲「行政院文化獎」及「國家文藝獎」兩項國家文藝桂冠殊榮,致力於近一世紀的研究、創作及教學,是一位書畫創作不輟,並精研藝術史學的傑出行者。現年九十七嵩壽的他,仍以筆墨為日課,心力清明,其豐沛的創作能量令後學仰止。

令人驚訝的是,張光賓教授最具創造性和現代感的畫作,均是89歲以後的晚近之作。很難想像動輒八尺(240公分)或丈二高(360公分),二尺寬(60公分),十餘張筆線繁複的聯屏大作(總寬十數公尺),在展場併列起來氣勢懾人,竟是出自於95歲的老人,和一個放了畫桌(四尺乘八尺)後僅容旋身的工作空間!

進入展場,立刻映入眼簾的是2009年的創作--《焦墨山水八條軸》,高約二米五,氣勢磅礡,令人屏息!本次展作由二十條軸中精選而出,充分代表其創作能量及高度。通幅以焦黑線條、墨點,漫漫耕耘,捨去水法和墨色層次,景物佈局綿密、草書隨興自然。近看墨點排列整齊如棋子,別具抽象意味與童趣,遠看卻是奇崛的構築感。近看、遠觀形成有趣的視覺拉鋸,標誌出清晰的個人語彙和異質化的山水特質,也帶出一種現代性。

此外,在展場2F展出的手抄傅抱石《石濤上人年譜》與唐《歷代名畫記》小楷兩冊頁,背後有一個小故事:張光賓教授28歲時進入因抗戰合併的國立藝專,親炙傅抱石、李可染、豐子愷、黃君璧、高鴻縉等名家,其中受傅、李二師啟發尤多。傅抱石不教畫畫,而是上繪畫史論的課,上課時隨身帶的黑布包裡總有三本書:一本線裝的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另外兩本是傅抱石的手稿:《石濤上人年譜》和《摹印學》。當時要覓得一本畫論書籍極不容易,他和兩位同學向傅抱石借得書本和手稿,在桐油燈下日夜趕工,動輒數萬言的史論,不到月餘時間,就以工整小楷每人各抄錄一份完成,因而甚得傅抱石的讚賞,也為張光賓日後從事繪畫史論踏實做學問的態度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

在今日的開幕儀式中,張光賓教授捐贈了兩幅作品給交大典藏,一件是焦墨山水新畫作《帆檣待遠颺》,象徵著交大的莘莘學子整裝齊備、待出社會有一番作為,另一件是《裴將軍》草書書法,氣勢雄渾,都是非常難得的佳作。下午也特別舉辦講座活動及教職員導覽活動,吸引眾多學生與教職員共襄盛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nzu 的頭像
    sanzu

    三豬窟

    san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