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六所國立高中,包括武陵高中、宜蘭高中、板橋高中、新竹女中、竹科實驗中學、師大附中等上百位數理菁英,八月廿四日將齊聚中央大學,進行專題聯合成果發表。這些數理資優生發揮創意,「挑戰課本所學」,從生活中取材,自行設計實驗,再歸納出研究結果,展現小小科學家之獨立探索精神,讓大學教授都表示佩服。
伊林院士淺談物理
 會中?安排中大系所參訪之外,並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大物理系講座教授伊林以「淺談物理」為題發表演講。伊林認為,物理的研究是「搭一個舞台請上帝來表演,科學家從中觀察、紀錄他如何表演」,探索式的學習最重要,要當一個知識的「創新者」,而非「追隨者」。
 中央大學校長蔣偉寧表示,在此次聯合發表會,非常樂見學生從學理、實作中驗證所學。「學」與「問」乃一體兩面,為學同時,更要學習如何發問,做一個「問題」學生。專業學科之外,更不忘發展多元「軟實力」,涵養真正的競爭力。
 主辦單位武陵高中校長林繼生表示,此次活動的目的?展學生視野,增進六校數理資優班師生交流,以強化學生實作及邏輯思辨能力。為達到跨校觀摩之目的,各校的發表領域各有不同,涵蓋生物、數學、化學、物理等領域。這些專題內容,都是學生們利用課餘時間,彼此切磋研究,並與指導老師共同討論完成,從準備的過程到臨場表現,可謂「多元智慧」之充份展現。
生活中探索科學
 各校發表的主題包括武陵高中的「疾奔的草錳─草酸與過錳酸鉀的催化反應速率」、宜蘭高中的「苔痕遇水-牙緣毛口苔與乾旱」、新竹女中的「網開一面-水光焦織的網」、板橋高中的「關燈遊戲」和實驗中學「投投是道」等,除?題發表外,並有教授講評和分組回饋。
 其中宜蘭高中的研究動機,來自對生物課本之挑戰。課本總是描述「蘚苔類植生長在陰暗潮濕處」,但他們發現受陽光曝曬的石縫中,也觀察到牙緣毛口苔,並會隨溫度、濕度等環境變化而變色。中央大學生命科學系吳少傑助理教授對其題目選擇、實驗架構和推演方法之創新表示肯定。這個研究同時結合了當下「溫室效應」的熱門趨勢,探討一整個植物的個體反應,具有世界性前瞻眼光。
 板橋高中的研究則是希望一圓兒時夢。小時候常玩的「關燈遊戲」,面對一整排雜亂無序的開關,螢幕一旁顯示已擊開關的次數,感?快要成功了,卻又一直解不出來,決定把這個遊戲從數學推演出來。中央大學數學系蕭嘉璋副教授對學生從生活中取材,並能掌握「平移」的核心概念表示肯定。

相關連結:http://www.ncu.edu.tw/ch/news/106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n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